廣州三年展
論壇介紹
“廣州三年展”是廣東美術館自主策劃、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品牌,是國內最大的藝術盛事之一。
自2002年4月“首屆廣州當代藝術三年展”以來,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六屆“三年展”,主題分別為:
2002年第一屆: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
2004年第二屆:別樣 -- 一個特殊的現代化實驗空間
2008年第三屆:與后殖民說再見
2012年第四屆:見所未見
2015年第五屆: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
2018年第六屆: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
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

主題介紹
第六屆廣州三年展以“誠如所思:加速的未來”為題,將這篇開創性文本的深遠影響延伸到藝術領域,以反映過去幾十年來技術進步的軌跡及其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的回響。本次三年展旨在探討由技術構建的時空,從真實到虛擬所產生的多重影響,通過審視從地理維度乃至宇宙前景的創造性努力來應對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通過人類和非人類、生物與機器、有機與無機的愿景的聯盟,提供一種關于新的生態可能性的場景,使得經過重整的人文主義可以在物的集合(此處借用布魯諾·拉圖爾創造的術語)中共生并互惠地成長。本次三年展的主題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疊加: 數字中的藝術、第二部分——同類演化、第三部分——機器不孤單。 各自以其分主題共同編織了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出入點,凸顯出一個借由真實和虛構來闡釋這個“誠如所思”的世界,以使我們得以再一次以無畏的視野對轉瞬即逝的未來進行思考。
首屆亞洲雙年展暨第五屆廣州三年展

主題介紹
本次展覽以“亞洲時間”為主題,以“一帶一路”為指導理念。通過策展團隊的提名推薦和嚴格篩選,來自中國、韓國、印度、日本、印尼、伊朗、伊拉克、黎巴嫩、俄羅斯、波蘭、奧地利、意大利、德國、荷蘭、英國、芬蘭、美國等17個國家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共計47名/組將參展,展出作品涵蓋裝置、影像、繪畫、攝影等多個藝術領域。本次雙年展是中國本土面向世界,首次以“亞洲”命名的藝術雙年展,也將成為亞洲最大規模的雙年展之一。
2012 見所未見

主題介紹
第四屆廣州三年展分為“啟動展”、“項目展”、“主題展“以及“論壇計劃”四大部分,從啟動展開始至今,一直將自身的目光集中在對美術館和藝術自身相關的“元問題”的探索與思考中。展覽期間,穿插了幾場高水準的國際性學術研討會,為展覽進行強大的理論支持和補充。主題展“見所未見”是一個在實踐中向前推進的未知數,是一場想象力和思辨達成創造性的對話,將以藝術家對快速發展的城市文化、社會結構以及與此相應的人的心理結構的變化的演繹來為整個三年展畫上句號。
系列活動

Inauguration Exhibition

The 1st Project Exhibition

The 2nd Project Exhibition

The 3rd Project Exhibition

Forum
2008 與后殖民說再見

主題介紹
本屆廣州三年展擬定的主體概念是“與后殖民說再見”,這是策展工作的理論出發點,同時也是策展團所欲呈現的一個批評性視野。 “與后殖民說再見”并不是對于后殖民主義的簡單否定。一方面,作為一種現實處境,后殖民遠未終結;另一方面,作為藝術策展與批評領域的主導性話語,后殖民主義已經高度意識形態化與政治化,不但日漸喪失其批判性,而且已經成為一種新的體制,阻礙了藝術創作新現實與新界面的呈現。所以,“與后殖民說再見”,不但是從后殖民“出走”,而且是“重新界定”和“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