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薈萃】臆象匯聚50粵港澳藝術家水墨譜系
由文化局與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藝博館與廣東美術館共同籌辦的「臆象─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2)」昨日在藝博館開幕,展覽共分4個專題,匯聚50多位粵港澳藝術家約80件/套當代水墨作品,包括水墨畫、綜合媒材、動畫、錄像裝置及裝置等創作媒材,展現20年間大灣區水墨藝術如何從傳統中國水墨畫轉型成國際化的當代藝術語言,為觀眾帶來美感的享受和藝術的啟迪。

嘉賓主持「臆象─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2)」開幕式。
文化局局長梁慧敏,中聯辦宣傳文化部處長白冰,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澳門當代水墨協會會長曾國明,澳門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代表、院長黎明海,展覽藝術家代表黃光輝及梁藍波博士等主禮。展覽為第三十二屆澳門藝術節節目之一。
用當代水墨語言
構建絢麗萬花筒

文化局局長梁惠敏
梁慧敏致辭時表示,這次展覽的亮點是以「譜系」為策展概念,將二十一世紀至今50多位粵港澳藝術家的當代水墨作品匯聚一堂,并加以學術梳理,為當代水墨藝術畫譜分系,構建出一幅豐富絢麗的萬花筒圖像,呈現當代水墨語言的多樣性。

參展藝術家曾國明(左)向嘉賓介紹其作品。

參展藝術家向嘉賓介紹作品特點。
她續稱,這次展覽既具有美術史意義的時間長度,又兼備齊集代表藝術家的廣泛寬度,更有思考獨到、洞見精辟的學術深度,帶領觀眾進入當代水墨藝術世界,欣賞20年間粵港澳3地當代水墨藝術的發展面貌,相信能為澳門的觀眾和藝術家帶來美感享受和藝術啟迪,并藉此展示粵港澳3地「共建人文灣區」的豐碩成果。

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
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分享表示,粵港澳大灣區3地的當代水墨實踐具有明顯的地域特點和濃郁的生活氣息,3代當代水墨流派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又具有其不同性,呈現出一種多元、綜合的當代水墨面貌,不斷產生優秀的藝術家和作品。
融入本地藝術家
豐富當代水墨譜系

策展人皮道堅
策劃人皮道堅稱,本次展覽融入了澳門本地的藝術家創作,豐富了當代水墨藝術譜系的研究和梳理,也加強了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的交流。

嘉賓參觀展覽

眾藝術家在參展者劉綺文(左三)作品前合影。
本澳藝術家劉綺文展出紙本水墨作品《蛙語之─凝聚》,運用蛙和箭形符號元素在同一空間中,表達方向和凝聚。她介紹,蛙代表的是自然和諧、一種生命的探求和一種時代性和精神的探索,箭頭則代表方向,表達追求生命之光的精神。作品的難點在于控水,自己進行了多次創作,花費半個月的時間才最終達到滿意的效果。

參展者劉綺文(左)與藝術家李惠華在她作品《蛙語之——凝聚》前合影。

梁潔雯與其作品《仲夏夜》合影
本澳藝術家梁潔雯認為自己的藝術創作重在表現自己的「感覺」呈現,而不是所畫的物體本身。重彩《仲夏夜》包含的兩幅作品分別是在海南島和云南寫生時畫就,為了表達熱辣辣的感覺,因此選擇使用更加符合感性視覺效果呈現的顏色進行上色。同時,她分享指,作品還對傳統顏料之外的媒材進行探索,例如作品中除了使用重彩中傳統的礦物顏料,葉子間的褐色則是采用存放了兩、三天的普洱茶繪就,希望表達材料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上 善》
靳埭強

《結網邀魚》
陳炳佳

《芳草碧連天》
陳炳佳

《天 蠶》劉子建

《戲》廖文暢

《磊落星月高》曾國明
本澳藝術家曾國明的作品《磊落星月高》運用了突破傳統的手法,產生抽象、具象、意象的「三象」想象空間。他解釋,作品上有很多星球和兩條云帶這樣的抽象元素,又有小船、水等具象元素,而整幅作品重在表達一種意境,所以畫面上的星球沒有實指,而是交給觀眾自己感受和想象。而小船上仰望星球的人正是曾國明自己,希望傳達星球體在宇宙和思維間不?;米兊乃枷?。
本次展覽分成「自然如詩」、「臆象.意象」、「形上之思」和「山高水長」4個專題展出,展期至6月19日。本月23日起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時設粵語公開導賞。藝博館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晚上7時,逢周一閉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免費入場。
《市民日報》專題組

開放信息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閉館)
每日16:30停止入場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二沙島煙雨路38號
咨詢電話:020-87351468
預約觀展:
一. 微信公眾號預約:
通過微信公眾號實名注冊預約,到館出示預約二維碼、預約人身份證原件以及實時穗康碼/粵康碼核驗后方可進館。每日上午、下午各100個預約名額,預約額滿即止,不再補充。(預約流程附后)
二. 現場登記資料后進館:
每日上午、下午各開放100個現場登記進館名額,觀眾持個人身份證在美術館入口處排隊登記個人信息和健康信息后方可進館,名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不再補充。
* 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參觀;每個成人限帶1名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
三.港澳臺同胞及外國人員登記資料后進館:
港澳臺同胞及外國人員不參與微信預約,在做好相關防疫要求后現場登記進館。請持個人證件在美術館入口處排隊登記個人信息和健康信息后進館參觀。
<了解更多>
熱門文章
-
2022年5月21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協辦的“瞻前顧后——倪寬藝術...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