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廣東“三館合一”最新進展!
錄入時間: 2022-05-19
五月初夏,珠江水暖。經過1000多個日夜建設,廣州白鵝潭畔一座文化航空母艦漸具雛形。
“‘三館合一’工程將使廣東公共文化硬件再度回到全國前列?!?月18日,國際博物日之際,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實地走訪廣東美術館新館建設現場,同行專家發出如上感慨。
兩周前,廣東省重點文化工程、具有國際水平的重大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廣東美術館新館、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項目主題混凝土結構目前已全面封頂,進入幕墻施工及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三館合一”項目主題混凝土結構全面封頂,進入幕墻施工及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三個滿載藝術的方形寶盒層疊鑄就時代文化巨輪,融合自然山水形態抽象寫意與理性幾何化建筑手法,描繪出“云山珠水”。
據悉,“三館合一”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領銜的華南理工大學團隊操刀設計,總用地面積約為7.5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14.45萬平方米。其中,高78.2米、地上共11層的美術館主體結構于5月6日施工完成。
文化專家現場展望廣東文化發展
“‘三館合一’的立項推進,離不開《其命惟新——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的契機?!睆V東省文聯原主席許欽松回憶道,“當時大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超過五百件,但回到廣東巡展時,由于場館條件原因,只能展出三百多件。自己的東西都無法完整呈現,令我們大受觸動?!?/div>
“‘三館合一’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彰顯了廣東文化雄厚的積淀?!睆V東畫院院長林藍表示,博物館、美術館是一個城市、一個區域乃至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文化標志之一,廣東應參考世界知名城市文化中心的建設案例,對標國際最高標準,由此建設與自身經濟地位相匹配、彰顯文化強省特色的“大館”。
在廣東省美協專職副主席王永看來,25年前,廣東省內博物館、美術館建設集中“爆發”,令廣東公共文化設施一度引領全國。
1997年,廣東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深圳何香凝美術館先后落成開放,隨后廣州藝術博物院建成,并成為全國唯一“雙料”館——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又是國家重點美術館。

專家與記者們在廣東美術館新館建設現場
拔地而起的文化硬件,體現著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圍,由此聚集吸引著全國人才。年過八旬的華南師范大學教授皮道堅還記得,上世紀90年代,他剛到廣東,目睹廣東美術館等全國領先的場館建設,真切感受到了廣東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堅定了其留在這片熱土發展的決心。
近年來,廣東文化硬件建設備受矚目。2020年12月,歷時十數年建設的廣東畫院(新址)正式啟用;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建設也正如火如荼進行。
新館啟用,不忘老館
新館啟用日近,廣東美術館老館的使用也成為業界專家關注焦點。
“現在我們的文化設施不是太多,而是依然太少?!痹S欽松認為,有了新館,不能忘了老館、丟了老館。
廣東省文聯主席李勁堃也認為,兩個場館的功能可以錯開,探索不同定位,為公眾提供更多元的優質公共文化服務,保留老館也可以讓后來者直接看到廣東文化發展的步履痕跡。
林藍則建議,美術館均衡發展可以成為廣東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發力點之一。目前,廣東絕大多數博物館、美術館分布在珠三角地區,主要集中在廣州與深圳兩市?!皬V東應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均等化,加大力度支持在粵東西北地區建設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文化場館?!?/div>
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表示,新館落成將成為全國及至國際一流的公共文化設施;而二沙島老館可繼續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打造專題固定陳列展等,反映廣東美術走在全國前列的輝煌歷史?!皟蓚€場館各司其職,努力成為嶺南文化自信的新在場,廣東藝術的新客廳?!?/div>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易芝娜
校對 | 趙丹丹
開放信息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逢周一閉館)
每日16:30停止入場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二沙島煙雨路38號
咨詢電話:020-87351468
預約觀展:
通過微信公眾號實名注冊預約,到館出示預約二維碼、預約人身份證進館。如需預約改期請先取消預約重新預約。每個成人限帶1名兒童(未滿14周歲)。
目前僅接受散客(個人)參觀。
熱門文章
-
2023年5月18日,“藥方——張平、黃大有、阿籽奶奶三人展及弘十四”在廣東美術館開...
圖片新聞